十堰拓接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一覽( 微信公眾號:yilanshequ )

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直接關注

當前所在位置:職業的力量首頁 > 職業訪談 > 訪談正文

事業心 農業情 中國種業夢

撫順天農種業有限公司區域發展經理畢慧芳

2013-07-25 閱讀(118375)| 評論(0)

編者導語:

“我是一個貧農的女兒”,這是一句多么補實而有力量的話語。今天,也許許多人不明白它的含義,但在過去,它是對農民這一身份的一個巧妙的詮釋,代表著一份沉淀而厚重的情感,內含著對農民無比熱烈的愛。是的,也就是這樣一份執著的熱愛,讓畢慧芳把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農業,用她的熱情與汗水,譜寫了一曲“農民的熱心大姐”的樂章。在玉米種子這一行業里,雖然她不是玉米袁隆平,但她愿意成為為玉米袁隆平開疆拓土的戰士;雖然她不是玉米產業里的泰斗,但她努力地把自己打造成全玉米產業鏈的玉米姐;雖然她可能成不了非轉基因良種行業里的統帥,但她甘愿成為為非轉基因良種奔走的馬前卒……這種奉獻的力量源于對農業行業的熱愛、源于對農民濃厚的情感。農業,不僅成為畢慧芳的事業,更成為了她的使命。如果你覺得你的工作提不起你奮斗的熱情,那么,你需要改變自己對它的態度。試著去熱愛你的工作、你從事的職業,把它當作一份事業來對待,或許,你將收獲一股巨大的正能量,為你的人生助航。

撫順天農種業有限公司區域發展經理畢慧芳

新農人 新使命

在大家高呼“誰來種地”的迷茫中,與大部分從農村逃離出來的人不同,對于農業,我有著執著的追求,不僅因為我來自農村,更因為我在農業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使命感;與很多對中國三農的前景感到悲觀的人不同,我認為:未來20年,世界看中國,中國看農業,而農業就看新農人的崛起。

在農業領域里,我從喜歡變成熱愛,從職業變成事業,從為公司敬業工作變成農人圈知名的熱心大姐。三年前,我到撫順天農種業有限公司任職。公司成立于2001年,(原名清原天農種業有限公司,2006年變更為現在的名稱)是一家集作物新品種選育、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繁育推一體化的專業化民營種企。公司每年推出十幾個新品種參加國家和有關省市的預備試驗和區域試驗,在遼寧和海南建有穩定的育種基地,在大西北甘肅、內蒙等地有專業化水平很高的繁種基地,在遼寧清原有自動化水平很高的加工倉儲基地,公司還與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北京、山東、河北、河南、廣西和四川等地有關單位合作,設立了30多個的試驗點,所產種子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以上。我在公司分管區域發展工作,負責公司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推廣與營銷工作,重點是黃淮海地區玉米種子的推廣與營銷。

中國大陸的玉米生產,東北春玉米播種區和黃淮海夏玉米播種區占了全國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二。目前,我們公司的天農九玉米品種已經成功進入了東北春玉米播種區的玉米種子市場,并成為該地區最受農民歡迎的主要品種之一。2012年,天農九玉米在吉林省的高產競賽中進入前三甲,在2012-2013的銷售季,很多名牌種子都滯銷積壓,而天農九玉米種子卻是一種難求。為了把優質的玉米種子送到更多農民的手中,讓農民實現穩產高產,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向全國更多的玉米種植區進行種子試種和推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今,我主要就是負責這項重要的工作。為了了解種子的適應性,我們在全國20多個省進行廣泛試種。今年年初,我在微博上發出種子免費試種的告示,有500多個農民朋友、合作社、家庭農場主自愿參與了試種工作,我也因此成為中國微博傳播試種玉米種子的第一人。

為了更多的了解三農,我積極參與到農人圈的新農人聚會交流的組織中,在全國組織了多場新農人交流聚會和論壇,平臺對接、資源共享,很受新農人歡迎。我不僅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鄉村之聲節目的嘉賓和點評專家,參與式農業保障體系研究會的發起人之一,還成為阿里巴巴農村電商講習所的講師,成為甘肅成縣電子商務協會的顧問,成為農人圈知名的熱心大姐,很多媒體包括農民日報、東方早報、第一財經等都進行過專題采訪。農業,不僅成為我的事業,也成為我的使命。我連做夢都是農業!

農民情 農業根

曾經“貧農的女兒”,現在成了實實在在的“農婦”,對于農業,我有著一種由衷的熱愛。1978年,剛滿16歲的我考入了杭州大學政治系,在所有的女生中,我是唯一一個自己挑著鋪蓋去的,也是唯一一個來自農村的女生。“我是一個貧農的女兒”是我在全系迎新大會上發言的開場白。在做這個開場白時,我絲毫沒有扭捏,也沒有感到自卑,顯得自然從容。從那以后,“貧農的女兒”就成了我的標簽,伴隨了我幾十年。

對于我現在從事的玉米種子行業,我打心底里喜歡著、熱愛著。我覺得,種子的研究與推廣就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部分,我在做的是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或者說是帶有使命感的事。能讓家人朋友吃到原生態、安全美味的食物,能為中國的糧食安全盡一份力量,這讓我感覺到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實。悟道有早晚,朝悟道,夕死可也。在知天命之年,還能夠找到自己的使命感,這是一種實在而可貴的幸福。

在玉米種子行業這一道路上,為中國玉米種子行業的振興做點事是我的目標。雖然我不是玉米袁隆平,但我愿意成為為玉米袁隆平開疆拓土的戰士、打造全玉米產業鏈的玉米姐、為非轉基因良種奔走的馬前卒……我希望,在幾年以后,中國上億畝的土地能夠播種著我們非轉基因穩產高產的玉米種子,更希望可以看到這些玉米種子所產的原生態、安全美味的玉米果實紛紛走上中國百姓的餐桌,成為大家所稱贊的美食。

究軟肋 探前程

在追逐農業種子夢的路上,我一直認為,種子行業是農業中最基礎、最前沿,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但中國的種子行業卻走得相當艱難。根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的初步預測,中國種子市場的價值超過600億元,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但中國超過7000多家的持證種子企業并未能充分挖掘市場,這些企業大多規模小,研發能力弱,尚未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核心競爭力仍然薄弱,種子行業集中度仍然較低,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也不利于保障國內種子的安全。

資金、人才和種質資源的缺乏是目前國內種子行業發展的軟肋,中國農業種子的研發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國家把大量科研經費放在高校,但它們不具備商業化運作能力,脫離市場的研發使得種子企業只是淪為“賣種子”的角色。對于這種現狀,種子行業的發展需要把研企分開進行下去,把規范化的大研究機構與真正商業化的研發和育種結合起來,國家可以在人才引進、基地建設、無息貸款和種子資源等方面支持種子企業。中國種企的發展必須走國際化的道路,這就是種企不僅僅是一個種子企業,實際上更要成為一個農資集團。

差距就是發展空間。正是因為中國種業距離國際水平很遠,所以,我們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民族種業最有活力也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集群正在崛起。他們視野開闊、勤奮執著,他們有專業背景,也有生產營銷經驗,還會調動廣泛的社會資源,甚至會嫻熟地對接資本。他們中有的企業已經在長期的種業研發生產經營中積蓄了各種能量,正要進入青春勃發期。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必會是中國種業星空上耀眼的明星。他們以國家糧食安全為己任,還有深厚的民族情結,在跨國種子公司“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下,會努力去打“民族種子保衛戰”,做強中國種業,引領中國種業新發展。雖然目前他們單獨的市場份額不大,但他們的份額會不斷增長,隨著中國民族種業有生力量的崛起,中國種業一定會從“狼來了”的恐懼到奮起“與狼共舞”,最后中國種業會發展到“笑傲江湖”,而我們一定會是“叢中笑”的一朵美麗金花。

創業潮 創偉業

我國農業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對于這個問題,我想首先分析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所面臨的人才問題,再探討人才的需求問題。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三大產業中的基礎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民以食為天,誰都擺脫不了對農業的依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雖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會逐漸降低,但并不是說農業的產值不斷減少。相反,農業的產值只會不斷增加,只有如此,才能為第二、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提供基礎性的保障,它只是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降低而已。從發達國家的發展經歷來看,伴隨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的降低,農業的生產者在就業者的比重也會降低,而從事與農業相關工作的從業者數量則會增加。例如在美國,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從業者約占美國人口的2%,但從事農業服務工作的人員則占了8%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數量相當龐大,遠大于農業服務工作的從業人數,這是從業人數的倒掛。拿種子行業來說,種子行業是一個龐大的農業分支行業,在人才需求方面,需要有研發人才、市場拓展人才、營銷人才、生產加工人才、質量管控人才、企業管理人才等一些綜合性的復合型人才來支撐。但是,現實的狀況卻是,種子行業的研發人才大都集中在國家的科研機構和高校里,直接在種子企業從事研發工作的種子研發人員比較少,企業缺乏直接為其服務的研發人員,研發創新能力不足。同時,這些在科研機構和高校里的研發人員由于沒能與市場直接相聯系,難以更好地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種子的研發,也不利于種子行業的發展。在市場拓展與市場營銷的人才需求方面,由于許多年輕人對農業行業的抵觸,種子行業所需要的有活力、有激情、有魄力、有能力的市場營銷人遠遠得不到滿足。

每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相關行業的專業人才來推動,農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有創新能力,有開拓能力的農業人才來推動。對于即將進入農業行業的就業人員來說,我覺得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是熱愛,熱愛出天才。我在農業行業里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對于農業的熱愛始終未減。過去,正是出于農業的熱愛,我選擇了農業;如今,因為選擇了農業,我的生命更精彩。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作品,與農業打交道,可以與大自然相伴,這是一種對生命的回歸。要對農業有濃厚的興趣,才可以激發出行業的靈感。

第二點就是踏實,踏實才遠行。農業是有自己生命周期的行業,不可能短時間成功。就像種業,沒有8-10年,根本培育不出好品種。想要在農業的道路上地走下去,就必須踏踏實實地每一工作做好,無論做什么工作,只有踏實地去做才有機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來。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但我一直堅持到農村,在農田里和農民交流,每年走訪幾百戶農家。我的“在路上”的微博,最受粉絲歡迎。

第三點就是細心和耐心,細節決定成敗。俗話說,勤能補拙。人的資質并不相差太多,別人之所以取得成功,重要的在于他付出了你沒有付出、也不肯付出的努力。從事種子生產工作,需要對產品進行跟蹤,做好產品的記錄、甄別、篩選等工作,這些工作非常考驗從業者的細心和耐心。我們的育種基地,每年要培育播種一萬多個品種,萬里挑一需要的是持久的耐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不斷學習和創新,讓自己成為行家里手。我是學經濟的,但在農業行業,大家都尊稱我“專家”“老師”,我不僅在微博上紅火,在很多專業雜志上,我也發表專業文章,其中《淺析新四化中的玉米種業》和《種子營銷中被我們忽略了的》以及《農業投資之我見》被轉載很多,頗受好評。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只有專心、專業,執著追求才能成就夢想。

如今,看到不少學有所成的大學生回到農村去創業,我感到非常欣慰。創業不僅艱辛還時常得不到理解,但是新農業這片廣闊天地確實大有前途。我在實地考察中見證了無數成功創業的新農人,我的微博為此專門開了一個話題“慧眼看農人”,非常受歡迎。許多走農業創業之路的大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所學與自身的智慧,把農業與科技結合起來,走科技興農之路,有利用電子商務來獲得成功,有合作社的帶頭人,有村官,有家庭農場主,有農業投資人,有種養殖大戶,有農業服務公司等等。我非常期望能有更多有技術、有智慧的人才加入到農業這一行業來,為農業的發展貢獻力量與智慧。最后,我用《贏在中國》的主題曲“在路上”與大家共勉。愛農、助農、學農、為農,我們一起在路上。

來源:一覽英才網   編輯:盧勝康  標簽: 農林漁牧  天農種業  區域發展經理 
職業的力量

職業的力量

分享到:

我來說兩句

已有評論0
請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留言,請 登錄或者 立即注冊

微信掃描分享本頁

微信掃描

關于一覽  |  聯系我們  |  用戶反饋

深圳市一覽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6-2013 粵ICP備08106584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70017